第(1/3)页 于是崇祯又询问吏部尚书郑三俊等人,最终还是支持冯元飙出任陕西总督的人明显更多一些。 当初陈新甲下狱后,崇祯本有意命冯元飙接任兵部尚书,是冯元飙以多病为由固辞,兵部尚书之位才落到了张国维头上。 如今冯元飙又极力推辞陕西三边总督之位。 崇祯的倔脾气也上来了,冯元飙越推辞,越是执意让他接任总督。 冯元飙实在推辞不过,几乎是带着哭腔接下了任命。 吴昌时的举荐被否,悻悻退回班中。堂堂吏部文选司郎中,当众被驳了面子,也着实有点下不来台。 接下来众臣又奏了许多无关痛痒之事,半个时辰后朝会方散。 朱慈炤忽略了自己外祖父田弘遇,转身就往东直门方向走。 反倒是吴昌时,有意无意间与朱慈炤对了一下眼神。 朱慈炤从中看出了讨好与歉意,便也回应了一个微笑。 政治嘛,讲究的就是反复试探、斗而不破。 没有永远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。 朱慈炤不介意暂时放过吴昌时,甚至短暂合作也不是不可以。 毕竟就目前的力量对比来说,朱慈炤还是最弱小的一方,甚至连公开坐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呢。 既然还只能暗中操盘,那跟吴昌时短暂合作,互通有无,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 吏部文选司郎中,官位不高,权力却大的没边。 朱慈炤才走十几步,自己的讲官史惇就追了上来。 别的朝臣勋戚都不大愿意搭理汉王殿下,但史惇完全不同。 史惇因为观念偏激,也不受同僚待见。反倒因为与朱慈炤志同道合,是以越发亲近。 今天是九月二十三,正好是讲读之日。 方以智又告假,于是朱慈炤和史惇一起回到王府,便置办了一桌好酒好菜,两人一边吃饭,一边谈天说地。 方以智在时,史惇不好意思直接骂东林。如今只有朱慈炤在,史惇可就完全放开了。 朱慈炤已经懒得骂了,给史惇斟了杯酒,笑问道:“今日朝会,先生如何评判?” “殿下是问田都督?” 朱慈炤点点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