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‘豆腐’这东西,都快给宋小刀他们玩坏了。 不过能想出这样的顺口溜当宣传标语,证明宋小刀还是有几把刷子的。 “掌柜的,多谢了。 豆腐这东西,好吃不贵,营养价值确实不比肉差。”杨梅敛容笑道。 掌柜的也认同杨梅这话,将包好的料子递给了杨梅。 杨梅付了二两银子,背着背篓出了锦绣坊的大门。 走在路上,杨梅还真隐隐听见了豆腐的叫卖声。 她弯了弯唇,绕过两条大街,直接去了马季礼所在的书画铺子。 伙计栓子看到杨梅,咚咚咚的跑出来打招呼:“大娘是来看季礼的?” 杨梅淡笑着摇了摇头。 马季礼已经十四了,又不是三岁孩子,需要她这个老母亲三不五时的过来看两眼。 “看季礼只是顺带。 栓子,你们书画铺子这边有没有收话本子?”杨梅开门见山问道。。 栓子在书画铺子的资历比马季礼老,自然要比马季礼知道得更清楚些。 他点了点头,又有些不确定的样子。 看他面露犹豫,杨梅忍不住说:“栓子,你有话直说便好。” 栓子这才开口:“大娘,我们原来是有收话本子的。 现在嘛,就不太好确定了。 是这样的,我们这间书画铺子昨日刚刚换东家了。 新东家接手这铺子后,会不会继续收话本子,我也不清楚。” 杨梅哦了一声,探头往书画铺子里扫了一圈,没看见马季礼和掌柜的身影。 栓子冲杨梅招手:“大娘你进来吧。 季礼刚搬了一箱子账册随掌柜上楼去了。” 说着,他刻意压低了声音指了指头顶的木楼板:“新东家这会儿就在上面。” 杨梅明了的点了点头,心说小儿子做事的这书画铺子怕是不能推销了,也罢,另寻一家就是了。 她弯腰从背篓下方取出来一只用旧棉布包着的土陶罐。 “栓子,这是大娘从家里带出来的红烧豆腐和五香豆腐干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