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县衙后堂书房。 王志远也正与老祭酒说完马忠一案的进展。 得知马忠在从军的第二年就牺牲了,老祭酒沉默了许久。 王志远看老师外露的惆怅情绪,忍不住安抚了一句:“老师,您且保重自己身子,逝者已矣,莫要太过于伤感。” 老祭酒摇了摇头,说:“志远,我与马忠虽素昧平生,可在人伦情理上,他是我的女婿,那就是半个儿子。 既然他是为国捐躯的,何以战死的消息没有从前线传回? 又何以十几年来,该给马家的抚恤金迟迟没有发放到位? 这是谁的失职?又是在寒谁的心?” 王志远一听便明白了老祭酒的意思。 他猜测马忠当年的抚恤金,应该是被谁从中贪墨了去。 只是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,当年负责抚恤金发放的官员,以及中间可能转手的各个渠道,涉及的官员不少。 要查起来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“老师,这事儿学生会继续着人慢慢细查下去。 届时,会给马娘子一个交代的。”王志远承诺道。 老祭酒嗯了声。 他知道此事急不来,暂时也只能如此了。 师生二人默契的揭过了马忠这个话题,说起了这阵子朝廷热议的与北蛮在边境互市贸易的事情。 自从三年前与北蛮止戈议和后,北境边关这些年倒也太平。 大昭物产资源丰富,地处中原,繁华富庶的程度,远非靠畜牧逐草而生的北蛮能及。 这也是为何北蛮总是狼子野心不死,要攻打大昭边境,意图撕下大昭一块肥肉的根本原因。 之所以能太平这么长时间,并不是那一纸议和书的约束力真有那么大。 其一是因北蛮这三年来还算风调雨顺,没有受恶劣气候的影响,牛羊养得膘肥体壮,北蛮人民也都能吃饱饭。 其二是因为北蛮内廷发生了夺权政变。 二王子耶律齐蛰伏两年,暗中蓄力,造了他老子的反。 王庭大换血,耶律齐上位后,忙着整顿北蛮政权,无暇分心其他。 第(1/3)页